【网贷推广宝】107号文发威 担保公司洗牌在即

    目前,深圳市经济贸易和信息化委员会宣布注销5家融资性担保机构,107号文发威 担保公司洗牌在即,其中只有一家为“企业申请退出”,其余4家均为撤销。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1月份和10月份,深圳也相继注销了多家担保公司,但都为企业主动申请退出。此次“撤销”力度引起业内关注。

    深圳一家担保公司负责人告诉新金融记者,每年经信委都会对区域内的担保公司进行年检,感觉今年力度很大,考察也更为严格。他认为,此次监管层的强硬态度或与之前发布的“107号文”有关。

    据介绍,那些被撤销的担保公司都是一些打着担保名义做违规业务的公司。这些公司不排除有高息揽存、集资放贷的情况。有的公司以担保名义给予投资者20%至30%的回报率,他们集资之后把钱放给当地的一些实体企业或投资房地产等领域。这很危险,因为目前市场行情不是很好,很多实体企业承担不了高额的贷款利息,在无力偿还贷款后最终选择跑路。恶果很快传递到担保公司,由此引发了担保业的诸多问题。

    “107号文”发力

    一直以来,担保业表现出来的种种乱象广受诟病。担保公司把这归结为“银担合作”受阻造成的。现阶段,银行谨慎应对民营担保公司的合作请求,这直接影响了担保公司的收入。

    “担保公司完成的业务规模要达到注册资金的两倍左右才能覆盖正常的营运成本,盈亏平衡。这是一个风险大盈利低的行业,要靠数量和规模取胜。当担保公司把它可做的担保额做满了以后,盈利水平大约在10%-15%。但不可回避的是,所有的担保业务都可能存在代偿的风险。”天津聚天行投资担保有限公司总经理章耀军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银行对“银担合作”对象变得愈发挑剔的时候,那些无法从正常业务渠道盈利的担保公司铤而走险踏进违规禁区。武汉一家国有担保公司副总经理告诉记者,武汉挂着“担保”牌匾的公司有几百家,但真正做业务的只有1/3。

    随着“107号文”的出台,担保业的野蛮生长时代或将结束。采访中,部分受访担保公司表示,目前担保业监管似乎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严苛。“不仅仅是‘107号文’的约束,八部委的《关于清理规范非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通知》(下称《通知》)也给担保业加上了紧箍咒。”前述深圳担保公司负责人说。

    各地自查

    据了解,八部委联合发布的《通知》要求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于2013年12月至2014年8月底,对本行政区域内的非融资性担保公司进行一次集中清理规范,重点是以担保名义进行宣传但不经营担保业务的公司。《通知》中特别点名一些担保公司从事非法吸收存款、非法集资、非法理财、高利放贷等违法违规活动,并要求坚决依法查处和取缔。

    自此,原本违规活动变本加厉的担保公司开始有所收敛。各地也在规定时间内开始对担保公司进行监管自查。

    四川省早在去年下半年就开始了对担保公司的检查工作。去年12月,四川宣布注销12家担保公司经营许可证,并把23家公司列为整改公司,要求在2014年11月底前完成整改。据了解,去年底那些被取缔的担保公司大多是因为长时间未开展业务。四川省金融办人士在接受新金融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检查内容主要是看公司实际运作的业务与名义上服务经营项目是否一致,有无非法集资、高利贷等违规违法行为。

    此外,湖南省也相继取缔了6家担保公司。这些被撤销的公司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是从事违规活动;二是并不开展担保业务。

    章耀军表示,担保业每年都有年审,主要是检查一年来担保公司开展业务的合规性,每年都会淘汰一批公司,他估计天津今年会有20—30家出局。“一般,检查结果有勒令整改的,也有撤销的。比如出现单笔担保额超过注册资本金10%的公司,就会被要求限时整改,那些拿到牌照很长时间不做业务的公司,可能就会被撤销。”章耀军说。

    买卖牌照

    采访中,记者发现,多地担保公司都出现了拿着牌照但并不开展业务的情况。对此,武汉国有担保人士表示,由于很多民营企业无法获得银行的认可,所以无法从事正规担保业务。为了生存,一些“胆子大”的公司就违规触雷,吸储放贷,另一些则干脆停滞运营,观望等待。

    这些申请牌照后长期没有开展业务的担保公司牌照闲置,同时一些做民间资金生意的公司希望获得担保牌照以扩大业务规模,两者一拍即合催生了地下牌照买卖市场。记者在赶集网上发现,有担保公司贴出“出售1000万执照”的信息。深圳担保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牌照市场价要几十万,具体价码要看供需双方谈判结果。因为门槛很高,所以‘融资担保’这四个字很值钱,也有公司不做业务,就为了耗牌照。不过现在‘严打’,没人敢这么做了。”

    担保业原有的混乱状况不仅扰乱了整个市场,还使银行对担保公司的认可越发谨慎,这进一步恶化了担保公司的外部环境。此次监管风暴给整个行业带来的好处显而易见——量少质精的担保业主体有望改变以往声名狼藉的旧印象,挽回渐渐消失的信任感。

    来源:新金融观察